高端对话(一)

谢九如

发稿时间:2018-01-06 【 字体:

谢九如:非常感谢深圳航都文化给我们创造这么好的平台,给了我们这么好的交流机会。

   自我介绍,我们是中央新影集团,这个集团是中国电视台的影视内容制作类的企业,刚才致辞的高峰台长原先是我们的总裁,今天上午的刘建中局长也是我们的老领导。是我们国内做科教类和纪录类领头的国家最专业、最大型的创作团队。

   应该说,我们就是从事气象影视内容的创作者和推广者,我们深知其中的艰辛,也深知缺乏一个良好交流推广平台的困难,所以今天非常感谢。

   刚才我非常认同前面两位给大家分享的经验和理解,特别是教育台的蒋涛老师,他讲的东西我深以为然,我们也讲一下自己在创作气象类影视节目或者科普类影视节目的感受。

   今天上午放了两个国内的片子,一个就是我们的,我们在09年的时候自己筹钱,后来得到了华风的支持,共同筹钱,为我们国家做了一个气候的片子,那个片子的片名叫《变暖的地球》。当时为什么发起这样的一个构想?今天上午的专家主旨会上,有几个专家都说的非常透,气候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国外BBC、《地理》等等也做了相关的片子,在西方也在谈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当时我们觉得我们作为一支国家队,应该去做中国人关于气候变化的影视作品,表达中国的声音,所以当时我们完全自筹,国家给的资金非常少,我们700多万花了四年时间做了一个大片,这个大片效果应该说还可以,包括气候大会上中国官方电影也放了,各个奖项有拿了,去年我们这个片子获得科技进步奖的二等奖,科普影视作品只有二等奖,最终也给了我们,我们也是很高兴的。

   首先,关于气候变化的东西,内容非常庞杂,如何理清楚,如何讲述给大众,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当时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理出来的几点,刚才跟蒋总谈的差不多。

   第一,如何故事化,这么庞杂的、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如何讲生动,故事化是非常重要的。故事化一般来讲有三种:一个是人物故事,一个是事件故事,还有我们专业类的科学故事。我们比较好的解决了如何故事化的问题,尽可能的让干干的科普知识、科学内容用故事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中有一个气候变化最明显的是地球的三极,假如光说温度升高,光说气候变暖以后带来冰雪融化,这样对大众刺激不深、影响不够,我们把气候变暖、温度升高的环境变化跟当地原住民的生活状态和命运结合起来,比如说南极是企鹅的问题,北极是北极熊,因为气候变化,冰雪融化,造成它生存困难。还有青藏高原,当地藏民的生活样态的改变,以及环境改变给他们带来的恐惧感和冲击。组合起来,这很好的表达了气候变化给三极带来的影响。这样的故事特别能够抓住人。

   科学故事,我们想如何让复杂的气候变化现象打动观众,我们用了0.74度,现在是0.85度,但是当时是0.74度,虽然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用这个概念来描述整个气候变化的过程以及气候变化所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所以也是能够把气候变化拟人化、性格化、情绪化的。

   第二,我们描述细节。通过细节的描述和展示感染观众,拉近跟观众的距离。我们当时有一组镜头特别有意思,西藏房子的地下都会冒水,一开始老百姓都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认为山石神带来的恐怖的东西,最后我们把这个东西和气候变化融合在一起,这样能够打动观众。

   第三,运用好的高科技手段,用形象真正的能够强刺激观众,我们当时想的是仪式化,尽可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进步,让我们的形象表达更加的有吸引力,更加有刺激感。在这个过程当中,特别重视的是视觉创意,跟做菜一样,不同的人想法不一样,做的菜味道完全不一样。同样的,影视内容表达的时候,有先导创意的效果就可能比直接到现场以后看到什么拍什么的效果好得多,所以这种仪式感,特别是在新媒体发展特别快的状态下,大家视觉要求越来越高的前提下,这种仪式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是内容创造者,也是推广者,今天还想跟大家分享一点,我们整个运营过程当中关于气候影视、科普影视、纪录影视等等具有很强公益色彩的内容,究竟应该如何推广、如何运行,我觉得比刚才的内容创作可能还要更加重要。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所思所想以及一些尝试。

   第一,全社会调动。上午的时候听了肖主任的讲话,我印象非常深,如何和国家的政策、全民的需要结合起来,拉动全社会各个部门的力量来做。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无论是气象类影视节目还是科教类影视节目,主要的还是公益性,强调的是公益元素。市场的概念和市场的要素是不健全的,是缺乏的,这种东西没有国家的支持,没有各个环节资金的支持,要做好这样的东西是非常难的。

   本身产品的特性是这样,传播的公益性又非常强,像教育台是免费传播、免费收看的,市场要素非常少,这时候没有公益资金的支持,因为毕竟我们现在还不像西方发达国家,他们有很多东西,为了文化传播、为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基金,有的是国家的,有的是社会化的,但都有很强烈的政治色彩。我们现在这样的基金还比较少,所以我希望真正做到资源汇聚,把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部门的资金调动起来,让他们共同参与起来,做好公益性色彩极强内容的推广。

   第二,全媒体的开发。刚才说了新媒体的问题,新媒体对影视内容创作者和推广者来讲,必须是高度重视的一个环节。多媒体开发,大家觉得反正最后做完以后放到网上去,但是我们是这样,假如是成片,做完之后直接转到网络和移动终端上去效果不是太好,我们的经验是策划的时候就要把内容的获取、内容的制作进行产品的开发,这样做出来的效果能够符合不同平台针对观众群的需要,这是全媒体开发。

   第三,全产业链的布局。一个是满足大众需求,一个是获得社会的支持,但是,光是这个支持可持续性还是比较差的,无论是中宣部还是广电总局,每年这个重点是有变化的,虽然气候变化一直是我们这么多年、包括未来都高度重视的,但是从宣传角度来讲它不是重点,这时候国家支持能不能持续。我们从业人员怎么办?我们应该做强自己,做好自己,真正壮大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创意能够盈利,不像现在陈总做的那种纯粹的付出,纯粹的付出没有回报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希望全产业链布局,我们影视内容要通过全媒体开发,通过多种产品获得收益。二是把影视内容转化为纸质出版物或者玩具,孩子们喜欢的带有公益性、标志性的产品,通过授权的模式来获得,这也是一种思考的方向,或者说是可以尝试的一种途径。三是我跟朱总(朱定真)和石总(石曙卫)也经常聊,我们能不能真正的把有关气象和科学类的东西做成沉浸类的体验,这种体验式的产品无论是孩子们还是成人,都有需要。现在主题公园非常火,非常多资本都进入主题公园,但是现在主题公园更多展示的是娱乐性,如何把娱乐性和科学性、知识性、公益性的东西融起来,其实更有价值,而且也能够同样吸引人。做好的关于气候、关于科学的沉浸式的体验产品,绝对不比那种过山车要差,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对孩子的体验意义、对孩子的提升价值很大,而且很能吸引人。

   我们做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两点:第一,产品要好;第二,推广要好。推广要好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影视内容产品,而且尽可能做成多产品,让它的收益多样化,能够满足投入产出比,真正获得资本的认同,以后不仅仅是国家的扶持资金进入,社会资本也能够进入,这样我们气象影视、科普影视、纪录影视真正能够成为一个产业。

   谢谢大家!

大会介绍 活动 报名 会务信息 展示廊 版权交易 赞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