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对话(二)

汪燕辉

发稿时间:2018-01-06 【 字体:

汪燕辉: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绿色创新发展中心是应对气候变化大背景下诞生的本土智库。我们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跟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就是气候变化议题延伸出来的议题的传播工作。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套气候传播方面的12个字,我们叫做专业知识阐释型的传播。为什么叫做专业知识阐释型的传播呢?就像上午的时候国家广电总局的刘局长所说的,这个问题特别深,很多问题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解释清楚的,所以我们传播之前首先要有对专业知识阐释的步骤。

   从现在气候传播供给的角度来讲,市场上有很多政府主导的各种声音,也有中外的媒体吸收大众的声音之后反映出来的应对气候变化、对低碳这些事情的认知,但是我们还缺少一种声音,就是来自专业的机构、研究型的机构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从传播的角度也是这样,我们观察到联合国框架下有一些机构收集和反映各个角度的声音,我们中国在收集声音,就定为专业知识的传播,我们总结为12个字:国际视野、专业水准、喜闻乐见。

   为什么叫国际视野?我们去年独立开发了一个传播工具,叫做低碳测试库(音),用交互式的可视化数据平台来展示中国低碳发展的进程。中国低碳发展2010年开始,走过了7年的路,对比中国到底做得怎么样,很少能有一个平台去体现这些数据,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就考虑要把中国的进程放到与国际能够对标的事业里去展示,这就体现了我们国际视野的角度。我们设计的时候会用中英文双语界面,传播的时候拿到Twitter上把可视化的图拿去传播。我们去年在马拉喀什的cob(音)上发布,不是在中国角自说自话,而是拿到别人的平台上说我们中国做了什么事,这是体现我们的国际视野。

   做国际视野必须要有专业的水准,因为你的内容需要接受国际标准的检验,传播方式也要是国际对标能够理解的。我们采用的体系跟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一起合作,用他们认可的这套方法论来观察中国低碳发展的问题,传播的时候首先内容是站得住脚的。

   从传播的形式来讲,我们也是参照国际传播公司的方法,找国际媒体开新闻发布会,用他们能够接受的代言的方式做传播。这是从专业性的角度。

   专业水准达到了之后,又会遇到一个问题,这么专业的问题怎么让受众了解?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设计产品的时候要喜闻乐见。喜闻乐见怎么做呢?比如说我们采取了可视化,这是现在非常前沿的,就是怎么能够把数据转化成一张图、一张表,这样就能够解释。我们还有一个突破口就是交互性,体现为你到我们平台上了解信息,一点击就可以根据你的兴趣点去了解是哪个行业、哪个城市、地图上哪个点你感兴趣,我们提出一个口号“这是政策低碳行业的乐高玩具”,甚至你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交互可以反馈到平台上。我们通过新媒体去传播,这样就形成跟业界和受众的互动。

   遵循着这12个字的原则:国际视野、专业水准、喜闻乐见,我们的传播就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今年年初蒙古国乌兰巴托的环保部找到我们,说你们也帮我们做低碳的平台,我们把他邀请到中国,请他参与到东北亚低碳城市建设平台的项目中来,从我们自发产品的设计,到传播出国门、走向国际的传播联谊。我们认为,在我们气候传播领域,专业知识阐释形的传播需要越来越多。除了这个项目之外,我们也给国外的专家做专家个人的产出包装。比如说何校长(何建坤)在去年低碳智库的年会上谈了非常多,包括碳排放的问题,我们把他的专业发言整理出来,通过我们的新媒体去做发布。这一个特别专业的问题,大概在我们的微信上收到了三四千的阅读量,这就是把专业问题能够传播给公众,让更多人去了解。

   我们也对机构的产品进行传播和包装,比如说潘教授(潘家华)牵头翻译的《气候经济学》的书,是国外UCL大学教授的英文的书,我们帮他做书的发布会,这样来做传播,外国的作者和中国的译者一起做小型的研讨会,研讨会开完之后把内容通过新媒体渠道做发布。

   我们正在尝试怎么把我们的专家包装好,怎么把他们的声音和研究成果包装好,也希望能跟做气候传播的同仁们一起探索,看怎么在国际上把中国的声音讲好。谢谢大家!

大会介绍 活动 报名 会务信息 展示廊 版权交易 赞助机构